我市自然资源监管网络平台正式投入使用后,破解了当前耕地保护工作中防控区域大、人员监管难、缺少提前预警、违法线索取证难、现场巡查任务繁重等难题。
天上有无人机定时巡航抓拍,地上有“一网两长”动态巡查,空中有“天眼”“蓝天卫士” 实时监控,掌中有耕地保护“一 码通”随时查询,该平台利用大数据、5G 技术,织密织牢天地空,对自然资源领域违法行为多发、易发区域实行实时监控、实时推送,实现全市全天候、全覆盖监管。 24 小时守护每一块土地,实现执法业务的标准化、规范化、信息化和可视,是基于该平台地图基本功能、信息查询、实时监督、实时线索接收处理与巡查任务指派、信息统计五个功能模块。这些模块化的设计使得平台功能更加明确,操作更加便捷,为自然资源监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,也为自然资源监管模式树立一个新的高标准示范。
“人防+技防”,织密全市监控“一张网”。全市现有 1174 个 摄像头,每个摄像头的监控半径为 2 公里,通过人工巡查、大数据对比、智能分析,实现对自然源领域违法违规行为和突发事件的及早发现、智能提取、及时推送和处置,有效提高了自然资源监管业务水平。利用无人机巡田,一方面是对高效巡查的补充,另一方面是对自然资源管理,包括案件查处效率,能够更加精准展现,及时发现违法违规线索并现场取证,立即调查制止。无人机视角覆盖广、数据精度高、便捷高效,解决了“天眼+蓝天卫士”巡查不到的地块监控问题。杜绝土地违法违规行为发生,还得从源头抓起。耕地保护 “一码通”的推行,方便了基层干部依图管地、带图巡田,解决了群众对土地现状不了解,对用地业务办理流程知晓率不够高等问题,有效增强了群众参与耕地保护的主动性和依法依规利用土地的意识。
据统计,自该平台投入使用以来,发现疑似自然资源领域违法线索23起,经核实11起合法用地、9起无违法行为、2起疑似违法用地。 “天上拍、地上查、空中管、掌上看”,构建了耕地保护监管新格局,对耕地“非农化”“非粮化”行为实现实时动态监测预警,实现耕地保护工作由事后发现、被动查处向早发现、早预警、早查处的智能监测监管转变。